2025/04/25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5版:教育周刊

漳州师生又出新书了

厦大附中新书分享会现场气氛活跃

本报讯(记者 程琳)桃李添墨韵,教泽化书香。4月23日下午,厦大附中师生四重奏新书发布会在该校文学馆举行。

本次活动发布的四本新书分别是高三(11)班蔡家玥的作品集《踏雪》、高三(10)班杨超艺的作品集《思考居庸关》以及厦大附中语文组高良连老师的学术专著《校园写作大有可为》、陈洋老师的学术专著《我们那些年的“客串”》。此次是厦大附中学生出版的第十五、第十六部个人作品集,也是该校老师首次发布学术专著。

当日的活动分为现场采访、嘉宾寄语、现场交流、现场签赠四个环节。在现场采访环节,蔡家玥和杨超艺同学分别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历程与感想。蔡家玥同学认为,创作是自我想法的真实记录,是成长的印迹,过程弥足珍贵。虽然作品不够深刻完整,但真诚的文字本身就有意义。她把文学创作比作用铅笔写字,在试错与斟酌中可以大胆自由地表达,并不断进步。杨超艺同学在分享中提到,这本书记载了自己附中六年的诗意生活,见证了自己作为幸福的平凡人的成长。他特别感谢学校给予他的力量,感谢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的无私帮助。接着,两位同学的语文老师邬双和高良连分别回顾了两位同学的写作旅程,并对两位同学的作品作出点评。随后,高良连老师回顾了《校园写作大有可为》这本书的创作历程,聚焦中学生群体写作困境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凝聚着她写作教学方面的思考和实践成果,她说,能用文字记录温暖生活的瞬间是一种美好的体验。陈洋老师也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创作过程,书中用155个小故事来解释文言特殊词法,希望读者能在趣味中了解文言特殊词法、丰富文言知识。其鼓励大家卸下思想包袱,勇于表达自己的心声。

在嘉宾寄语环节,厦大附中创校校长姚跃林首先向四位作者表示祝贺,并向闽南日报社表达感谢,随后分享了李昱圻等校友的寄语,期待附中校园写作蔚然成潮,让创作成为附中学子动人的青春注脚。同时,他鼓励两位小作者在写作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写作与成为作家没有关系,但写作是延伸生命的一种很好的方式,能让精神得以自我修炼、心灵得以自我修复”。

在现场交流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热烈提问。蔡家玥和杨超艺两位同学针对学弟学妹们的提问,分享了他们在“如何处理写作素材”“如何平衡好写作与学业”等方面的经验。

在现场签赠环节,四位作者与现场观众自由交流、签名赠书、合影留念,发布会也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圆满落幕。

据了解,校园写作已成为厦大附中的办学特色,迄今为止已有17位同学结集出版了16部个人作品集。此外,在校生在CN报刊上发表作品近2500篇,校园写作成果显著。本次新书发布会的圆满举行,也是厦大附中“校园写作 润泽生命”特色办学成果的生动体现。未来,附中学子仍将不断践行“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的精神,在与文字共舞的人生道路上续写精彩人生篇章。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