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高高的青山上,萱草花开放……”当纯净的童声乘着音符飘来,任谁都会被这份清澈的爱打动。在母亲节前夕,诏安县青少年宫公益合唱团的孩子们深情演绎的《听妈妈的话》和《萱草花》两首曲目,宛如一股温暖的春风,吹进无数人的心田。演唱视频一经发布迅速走红,收获大量的点赞与转发,而在这动人歌声的背后,是漳州理工职业学院音乐教师徐浩清用爱与专业编织的一段公益故事。
公益教学 激发潜力
故事要从2023年说起,诏安县青少年宫合唱团正式成立,徐浩清应邀担任合唱指挥。这位从海外留学归来的音乐学者,带着对家乡的深厚眷恋,踏上了这条意义非凡的音乐公益之路。在此之前,她已默默坚持了多年音乐公益教学,用自己的力量为孩子们打开音乐世界的大门。
每周五傍晚,暮色初合,徐浩清便从龙文区出发,驱车近百公里,奔赴诏安青少年宫。无论寒暑,风雨无阻。她的车上,装满了乐谱、音乐教具,更装满了对孩子们的期待。合唱团由7—13岁热爱合唱的在校生组成,在徐浩清眼中,这些孩子就像一颗颗未经雕琢的璞玉,蕴藏着无限的音乐潜力。
谈及选择《听妈妈的话》和《萱草花》这两首歌的初衷,徐浩清眼中满是温柔:“《听妈妈的话》用质朴的歌词,将母子间的深情娓娓道来,从孩子的视角讲述成长中对妈妈的理解与感恩;而《萱草花》,则像一首写给母亲的抒情诗,萱草花象征着母亲默默的爱与牵挂。童声纯净无瑕,最能诠释这两首歌里那份至真至纯的母爱。”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歌曲情感,徐浩清会给他们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分享生活中与母亲相处的点滴。
从歌曲的选择、改编,到分声部练习,再到MV的拍摄制作,每一个环节徐浩清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她手把手地教孩子们识谱、发声,纠正每一个音准、每一个节奏。“刚开始,孩子们唱歌节奏总是不稳,音准也有偏差。但看着他们不懈努力,从只能跟着哼唱,到能独立识谱跟琴合唱,一天天进步带来的成就感是令人惊喜的。”徐浩清回忆道。
作为一位1997年出生、拥有一个两岁宝宝的年轻母亲,徐浩清对“母亲”二字有着更深刻的体悟。在照顾孩子的日夜里,她愈发感受到这份角色背后的无私与坚韧,也因此更能理解合唱团孩子们的母亲们,在风雨兼程接送路上所倾注的心血。谈及选择母亲节发布作品的初衷,徐浩清说:“这些孩子每周准时出现在排练室的背后,是无数母亲默默的支持,都是最动人的母爱。”她希望借由这场特别的成果汇报,不仅传递孩子们对母亲的感恩,更向所有平凡而伟大的母亲致敬。
耐心指导 点亮梦想
除了音乐教学,徐浩清还自学影音制作。她希望用影像记录下孩子们成长的每一个精彩瞬间。在录制MV的过程中,她既是指挥,又是导演,还是摄影师。为了找到最佳拍摄角度,她常常爬上爬下;为了捕捉孩子们最自然的表情,她耐心地引导,一遍又一遍地拍摄。“音乐是我毕生的热爱,能看着孩子们在音乐中成长,是我最幸福的事。”徐浩清笑着说道。
在徐浩清的悉心指导下,合唱团的孩子们实现华丽蜕变。他们不仅歌唱水平大幅提高,性格也变得更加开朗自信。曾经见到陌生人就害羞的“羞怯娃娃”,如今站在舞台上,成为光芒四射的“潇洒童星”。孩子们在舞台上的每一次绽放,都藏着对母亲的深情告白——有的孩子将演出视频设为母亲手机的开机画面,有的用获奖证书为母亲制作专属贺卡。徐浩清记得,在备赛海南国际青少年音乐展演期间,许多孩子自发用零花钱为母亲买康乃馨,说要带着这份爱意站上舞台。这些细腻的情感,化作舞台上的灵动歌声,最终让他们捧回福建赛区金奖。每一份荣誉的背后,凝聚着的不仅是徐浩清和孩子们的汗水,更是无数母亲风雨无阻的陪伴与支持。
徐浩清同样心系学生们的成长,她利用课余时间,为漳州理工职业学院的学生精心编排二声部合唱《知足》。谈及选择这首曲目的缘由,她坦言:“《知足》看似唱的是青春与梦想,实则藏着对母亲的感恩。当唱到‘终于你身影消失在人海尽头,才发现笑着哭最痛’时,我总会想起母亲目送我出国留学的背影。”在排练中,她引导学生们将对母亲的思念与感激融入旋律。最终,这支饱含深情的合唱作品被“学习强国”平台收录推广,成为学子向母亲致敬的特别礼物,也让母亲节的温暖旋律,在更多人的心中久久回响。
“和孩子们在一起,看到他们在音乐中收获快乐与成长,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徐浩清坚定地表示:音乐公益之路,她会一直走下去。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孩子爱上音乐,在音乐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有朝一日能够登上更大的舞台,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在这条充满爱与希望的道路上,徐浩清用音乐为孩子们点亮梦想,而孩子们的歌声,也将带着这份爱,飘向更远的地方。
⊙本报记者 李 润
通 讯 员 郑季华 张小惠 文/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