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6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5版:教育周刊

芗城区实验幼儿园(新华西园区) 张舒仪:

在团队托举中寻找教育本真

张舒仪

作为一名普通幼教工作者,在刚刚结束的福建省第六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学大赛中获得(幼儿园组)一等奖。这份荣誉不仅属于个人,更是集体智慧与教育初心的共同结晶。

从区级选拔到省级决赛,每个阶段都凝聚着集体智慧。赛前,市里专门为我们组织了专题集训,不同的专家针对“教学活动设计”进行模块化拆解、要点梳理,到片段教学的反复打磨,再到往届获奖教师分享的临场应变策略,让“片段教学”呈现更具感染力……每一次集体智慧的碰撞都能启发我对教育教学新的思考。彼时的我,在自我怀疑与自我肯定的交织中,经历了教育认知的“破碎与重组”。正是这一段难忘的旅程,让我深刻领悟:专业素养的高效成长,源于教育理念的精准把握与永不停歇的自我突破。

特别难忘的是省赛当天的候考场景:阴雨绵绵的清晨,我们一行人在带队领导和老师的关爱中整装出发。当天我抽到的参赛号比较靠后,上午场需要在紧凑的时间里陆续完成“幼儿行为观察分析”与“幼儿园教学活动评析”两个比赛项目。随后,便开始了下午场“教学活动设计”与“片段教学”的候考等待。候考室的大屏幕上时间在逐秒跳动,与心跳同频共振的86400秒是对身体状态和心理素质的又一轮隐形考核。在整个考核过程中,我逐渐领悟:当专业储备达到基准线后,心态才是真正的决胜点,应以平常心将省赛当作是备赛期间的又一次练手。这种“重过程轻结果”的认知转变,反而让我之后的展示更从容。

在整个备赛期间,我沉下心研读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解读》等专业文献,让我重新审视日常教学:活动设计需基于幼儿真实生活场景,教师角色应转变为观察者和引导者,学会用“发展显微镜”捕捉幼儿游戏过程中的价值瞬间,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这一场教学竞赛的真正价值在于推动我实现从“执教者”到“成长合伙人”的转变,或许这就是专业成长最珍贵的礼物。

本组文图均由 本报记者 程琳 整理提供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