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莱坞电影中,汽车漂移的场景十分帅气。但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电动车出现漂移,结局往往十分惨痛。近些年来,市区部分以花岗岩材质铺成的人行道改为非机动车道,市民骑行电动车行驶需要极其小心,雨天打滑现象时有发生,甚至一个刹车,便会“啪唧”一声摔倒在地。
在吉林大学学报发表的《路面分形和橡胶特性对轮胎滑动摩擦系数的影响》一文中,同一类型轮胎,以较低滑动速度在沥青路面行驶,其滑动摩擦系数值高于0.6,而花岗岩路面其值约为0.54。其他相同条件下,滑动摩擦系数越小,滑动摩擦力也越小。以漳州市征兵办南门对面道路为例,原先的人行道被设为非机动车道后,道路却依旧采用花岗岩材质,此路段旁有建筑工地常喷水降尘,即便在晴好的天气,部分花岗岩路面也常因积水导致湿滑。类似以花岗岩作为非机动车道材质的情况,在漳州并不少见,因路面湿滑导致电动车甩尾的现象应得到重视。
除了路面材质,路况也是导致电动车侧滑的原因之一。此前为方便盲人出行,一般会将靠中间位置的人行道设立为盲道。如今由于部分道路将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合并,电动车经常骑行于盲道上。盲道成为“忙道”,既无法保障盲人的安全出行,电动车行驶在凹凸不平的盲道上也容易因颠簸而滑倒。
为此,许多电动车车主在采访中向记者表示,希望在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合并的基础上,可铺设更利于电动车骑行的路面,同时将盲道与非机动车道分离开,以便保证盲人以及电动车的出行安全。
☉本报记者 杨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