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8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3版:聚焦

“哐当” 车轮与路缘石的碰撞

6.8厘米,这是芗城区瑞京路与西洋坪路红绿灯处,安全岛路缘石和斑马线人行道路面的高度差。每当路口绿灯亮起,电动车交织而过,随之传来的,则是一声声“哐当”的声响——那是电动车车轮“撞”上安全岛而发出的声音。

这样的场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近年来,为了市民出行安全,漳州市区的许多红绿灯路口都设置有安全岛。然而美中不足的是,部分安全岛路缘石和斑马线人行道路面有高度差,市民骑行非机动车上安全岛会产生颠簸。以瑞京路与西洋坪路红绿灯路口为例,此前靠西南侧的安全岛路缘石与斑马线人行道路面足足有着6.8cm的高度差。路缘石变成了减速带,加上绿灯时间较短,有些电动车车主为了在绿灯最后几秒骑行到对面安全岛,往往车速较快,上安全岛时颠簸尤为明显。

不只是安全岛,同样的隐患还存在于一些非机动车道路缘石。由胜利西路与西洋坪路路口至胜利西路与芝山路路口,共有18道路缘石。记者骑电动车以约20公里的时速前行,发现短短一公里的路程,便有9道路缘石经过时有明显的颠簸感,不少路缘石高度超过4cm。

对于行人而言,4cm、6.8cm的高度差并不算高。然而对于电动车来说,便足以产生颠簸感,严重时甚至会将车篮中的物品颠出。根据《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规定,电动自行车前后轮中心距要小于、等于1250mm,使得电动自行车的车轮直径更小,过坎能力也更弱,这便要求城市道路更加平坦。在市区水仙大街,虽然来往电动自行车较多,却几乎听不到“哐当”的声响。俯身细看,路口的安全岛路缘石和斑马线人行道路面基本实现零高度差。路缘石坡度减缓,电动车来往通畅,说明了城市管理更需要精细化、人性化。

目前,瑞京路与西洋坪路红绿灯路口的安全岛正在采取改造措施。据施工人员介绍,此处安全岛的路缘石将会降低高度,完工后将会更利于电动车的行驶。

☉本报记者 杨瑞

闽南日报网址:www.zzxww.com 管理员信箱:mnrbjsb@163.com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内容纠错:0596—2598915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