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6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10版:文化走廊

香喷喷的小满谚语

⊙魏益君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这是北方乡村最流行的一句农谚,说的是到了小满节气,麦子开始灌浆,到了下一个芒种节气,就可以开镰收割。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这时,我国北方小麦进入灌浆期,籽粒开始鼓胀饱满;在南方,小满则关乎雨水的丰盈,水稻田里,早稻的追肥、中稻插秧都企盼着雨水的润泽。我国作为传统的农耕社会,劳动人民积累总结了很多与农作物收成有关的脍炙人口的谚语。

“小满未满,还有危险”“小满小满,还得半月二十天”“小满不满,芒种开镰”“小满十日满地黄”“麦黄不喜风,有风减收成”“小满十八天,青麦也成面”“大麦上场小麦黄,豌豆在地泪汪汪”“临近收割麦扑地,抓紧收获莫迟疑”,这些谚语都是说小满时节小麦生长的,既朗朗上口,又通俗易懂。

说水稻种植生长习性的如:“小满麦渐黄,夏至稻花香”“麦黄栽稻(中稻),稻黄种麦”“麦到小满,稻(早稻)到立秋”。

“麦前就把玉米套,麦后遇雨抗芽涝”“麦后才把玉米耩,大雨来临就够呛”“麦后才把玉米播,赶上暴雨就烦琐”“串得早,收得早,下茬小麦种得早”“种得晚,收得晚,玉米小麦都减产”,这些谚语讲的是小满时节的田间套种,说得既透彻,又实用。

还有讲小满养蚕、养鱼的,说得也很贴切:“好蚕不吃小满叶”“小满见新茧”“蚕老一时,麦熟一晌”“蚕老一个闪,麦熟一眨眼”“蚕老不宜留,留下断丝头”“小满过后温度升,时时留意防鱼病”“节到小满,亲鱼催产”“小满过后温度升,时时注意防鱼病。无病先防,有病早治”。

“小满种棉花,光长柴禾架”“小满种棉花,有柴少疙瘩”“治蚜晚,棉叶卷,即使治下也减产”“麦前不治蚜,麦后棉‘烫发’”“防治地老虎,喷药撒毒土”“早发棉田要擗杈,过麦再擗杈一拃”“杈子擗得早,养分跑不了”“根据苗子强和弱,是否追肥要斟酌”“底肥不足苗不长,追肥不足苗不旺”“早追长根,晚追长身”,这些说的是棉花种植,只要记住民谚,就知道怎么种植和管理棉花。

还有很多其他植物种植的谚语,更是风趣幽默,美不胜收:“苹果梨子早疏果,免得日后舍不得”“小满大风,树头要空”“小满芝麻芒种谷,过了立夏种黍黍”“小满芝麻芒种豆,秋分种麦好时候”“小满不起蒜,留在地里烂”“辣椒摘花,茄子摘芽”“小满见三鲜:黄瓜、樱桃和蒜薹”“西瓜怕热雨,麦子怕热风”“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采桑娘子喜天晴,种田哥哥要雨天”“小满有雨豌豆收,小满无雨豌豆丢”。

谚语一般是经过口头传承,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话语,是古代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通过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总结而成。读这些朗朗上口的谚语,仿佛置身于生动的乡村,火热的农忙,给人思想的充盈,也给人精神的愉悦。

闽南日报网址:www.zzxww.com 管理员信箱:mnrbjsb@163.com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内容纠错:0596—2598915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