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2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2版:综合新闻

一位“民间河长”,带动一群自愿护河员——

还河流“清净”

“我在山前溪边住了56个年头,看过它的清澈与美丽,也看过它的浑浊和脏臭。”作为一名河边长大的农家汉子,云霄县列屿镇山前村村民林耀聪说起记忆中的一脉碧水便止不住话头,“之所以想当‘民间河长’,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村里的小年轻能再看看这条碧波荡漾的‘母亲河’。”

彼时,山前村河水清澈见底,河边热闹温馨,妇女洗衣时的寒暄声、桥上垂钓者收获的欢呼声、小孩戏水的欢笑声交织,谱成一曲欢快夏日小调。林耀聪说:“山前的村民都是河里的‘鱼’,依赖清澈的河水生活。”

然而,由于沿岸生活垃圾倾倒、禽畜养殖污染等原因,山前溪逐渐“衰老”,得了一身“病痛”。眼见溪流浑浊,河岸垃圾遍地,林耀聪心里着急,便每日沿河道捡垃圾,成为一名“清道夫”。

不久后,山前溪开始推行河长制,需要各级河长、河道专管员、“民间河长”上岗守护一脉清流。得知这个消息,林耀聪特意跑到镇河长办了解情况。“‘民间河长’要肩负日常巡河职责,配合镇村记录河段情况、协助专管员清理河面垃圾,并将河长制的好政策、好声音带到田间地头,带着大家伙一起保护家乡的绿水青山。”在该镇工作人员的介绍下,林耀聪对“民间河长”有了新印象,他说:“山前溪要重现河流清澈,就要提高乡亲们的环保意识。‘民间河长’就是农村的护河员、耳目长、宣传兵,我除了自己坚持巡河外,还要带着乡亲们一起爱河、护河。”

成为“民间河长”后,林耀聪练就了“巡、管、劝”三大招。早上6时、傍晚5时,紧抓河边人气最旺的两个时段,林耀聪往返河边4趟,留意河道情况,如发现河面有漂浮垃圾,立即打捞收集处理。看到雨水冲刷带来的大件漂浮物,他立即联系河道专管员进行清理。在日常巡河时,林耀聪也会遇到一些往岸边、河边倾倒垃圾的不文明现象,他总是及时劝阻、宣传动员,耐心向群众解释保护河道的各种好处。此外,林耀聪还经常走访街坊邻居,分发河长制宣传材料,鼓励村民共同监督河道治理工作。

久而久之,越来越多人加入到林耀聪巡河、护河的队伍中。“林叔带着大家一起动起来了,现在村里垃圾乱丢乱倒的现象越来越少了,河里的鱼虾越来越多了,水质也变得越来越好了。”村民汤永煌的一番话道出乡亲的心声。

看着儿时一脉清波再次映入眼帘,林耀聪很欣慰,“‘民间河长’就是要为村里做好事,为乡亲做好事。巡河护河,我会坚持下去。”

☉本报记者 姚智仁 通讯员 郭扬 方婉萍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