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8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4版:消费

江海厚爱 成就土笋冻专业社

“以前我们霞郭村下寮社是远近闻名的土笋冻专业社,家家户户都精通土笋冻制作工艺。”陈永良是陈氏土笋冻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

他介绍,早年间村民经常到海边捕捞一些小鱼小虾补贴生计。后来,有村民无意间在海滩上发现了一种小生物,洗净压出内脏和杂质后,再进行烹煮,味道鲜美清甜,于是乡亲们便纷纷到滩涂上刨挖这种生物,当成煮汤做菜的食材。

这种小动物就是当地人口中的土笋,它的学名叫可口革囊星虫,也有地方称为沙虫或星虫。其外形粗陋,状似蚯蚓,约食指长短,生于江河入海处咸淡交汇地带的滩涂里。陈永良介绍:“因为它们有一条细细尖尖、灰白灰白的小尾巴,很像笋尖,一只只插在滩涂里,口感如笋一般清甜鲜脆,所以闽南这一代都叫它土笋。”

冬日里,村民无意发现,吃剩的土笋汤竟然能结成冻,吃起来不但鲜甜度不减而且口感爽滑,甚是美味,此后家家户户便开始自制土笋冻。陈永良说道:“土笋本身富含胶质,而且营养丰富,经过烹煮后其胶质都融入汤中,不用添加任何辅料便可凝结成冻。”

陈永良回忆,以前没有冰箱,要等9月份以后,天气变凉了,才能做土笋冻。“从我爷爷那辈起,就有很多村民将土笋冻拿到白水、海澄去卖,补贴家用。”陈永良说道:“以前卖土笋冻很辛苦。海水退潮后就要到滩涂上挖土笋,全程弯着腰俯着身,回到家后已是腰酸背痛,晚上还要赶着制作土笋冻。第二天一早,我爷爷就挑着近200碗土笋冻徒步到周边村镇的集市里卖。到我爸那辈,我妈妈经常坐早上4点多的船,到厦门市区摆摊卖土笋冻。”

土笋冻出现后,深受食客们的喜爱,声名远扬,而下寮社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土笋冻专业社。

闽南日报网址:www.zzxww.com 管理员信箱:mnrbjsb@163.com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内容纠错:0596—2598915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