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发展,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充电续航成为“刚需”,为解决群众在公共场所的充电问题,各种品牌的共享充电宝开始在餐饮店、影院、商圈、地铁、学校等场所扎堆布点。根据相关调查机构发布的数据,预计2020年我国共享充电宝用户规模将超过4亿。
近日,福建省消委会对大型综合商贸体、旅游景点、餐饮娱乐及生活服务等经营场所提供的16款共享充电宝开展了比较试验,涵盖了街电、小电、来电、怪兽充电、云充吧、咻电、美团、搜电充电这8个常见的品牌。
标识或警示都不规范
经专业人员检查发现,这16款充电宝都存在标识或警示不规范的问题,应引起相关运营企业及管理部门重视。
依据GB 31241-2014《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及GB/T 35590-2017《信息技术便携式数字设备用移动电源通用规范》,电池组的本体或最小包装上应有中文警示说明,例如:禁止拆解、撞击、挤压或投入火中;若出现严重膨胀,请勿继续使用;请勿置于高温环境中。本次抽查的共享充电宝中,有一半未标注中文警示说明,未提醒消费者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另外,除来电充电宝标注了产品标准“GB/T 35590-2017”、怪兽充电宝标注了“电池种类:锂聚合物电池”外,其余样品均未标注产品标准或电池种类;云充吧、搜电两款充电宝的充电标识过于简单,搜电充电宝甚至未标注额定容量。
8款样品常温输出容量不达标
共享充电宝往往充放电次数较多,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输出容量衰减的情况,运营企业如果不及时对这些有效输出容量低于额定容量的共享充电宝进行更换,将会对消费者造成信息误导,造成消费者正常支付费用却达不到相应的充电效果,而且还可能由于共享充电宝超期使用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
经检测发现,咻电、怪兽充电、美团、小电、云充吧这5个品牌的8款样品存在有效输出容量低于标称额定容量的情况,偏差在10%以上的有6款,其中云充吧的一款共享充电宝甚至低于额定容量62.4%。
安全保护项目测试均合格
本次比较试验还对样品的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短路保护3项安全保护功能进行了测试。
据介绍,这三项安全保护措施非常重要,过充电保护是共享充电宝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箱(柜)发生故障或其他情况导致电压或电流增高时,能够启动保护,避免起火、爆炸等危险发生;过放电保护是共享充电宝电量已经用完,但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仍继续给手机等产品充电,这时共享充电宝应启动保护,防止发生危险;短路保护则是消费者在使用共享充电宝过程中,发生手机故障、输出头浸水等意外情况时导致充电宝输出短路,共享充电宝应启动保护,防止意外发生。
16款样品中除了“搜电”2款样品因设计问题无法测试外,其余14款样品在过充电、过放电和短路测试中均能启动保护,未出现爆炸、泄气、起火、漏液的情况。
共享充电宝在使用、存储等情况下,可能因为跌落、碰撞或者其他意外导致内部电芯发生短路。根据GB 31241-2014《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在遇到碰撞情况下电池应不起火、不爆炸、最高温度不超过150℃。在这项测试中,16款共享充电宝样品的常温外部短路项均符合标准要求。
■本报记者 陈铃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