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漳州一中历史高级教师杨振华认为,在历史学习中,历史概念是构成历史场景的基本单位。历史学习无非是了解历史现象、解释历史事实、赋予历史事实具有时代精神的评价等内容组成。如“先秦”概念是一系列历史概念的组合,要把握这一概念,就必须了解更为基础的一系列概念。先秦从时段上来说,是由夏、商、周等概念组成的,周又可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可以分为春秋和战国。从社会剖面来讲,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是由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度、井田制度、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诸子百家等主要概念构成的特定阶段的立体历史场景。杨振华说,每一个概念都有着自己的独特内涵和定义,作为历史的学习者,必须要明确地予以界定,并熟练地把概念思维运用于历史学习中去。
杨振华老师又举了“分封制”的例子:分封制是周朝基础性制度,是分封者和受封者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和宗法制度互为表里,构成先秦的制度文化系统。分封者为周天子,受封者主要为周王室和功臣,受封者获得土地及人口的控制权,必须向周天子尽一定的义务。为此,王族成员分封到各地,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也促进了地方对周天子的认同感。只有界定好历史概念,形成历史的概念思维,才能把握真实的历史场景,进而准确阐释历史、科学评价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