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早
漳州因海而兴、拓海而荣。自古以来,漳州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一直以来,漳州就是对外开放的前沿,在明代中后期,漳州月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唯一合法的始发港,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市镇繁华甲一方,古称月港小苏杭”,漳州也因月港而成为16世纪后期至17世纪初期中国海外交通贸易中心,闻名全球。1985年,漳州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沿海经济开放区。1992年国务院批准东山港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1994年国务院又把漳州定为全国外向型农业示范区。目前已与世界18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关系,累计引进外商投资企业6665家,实际利用外资213.5亿美元,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2家。漳州市也是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重要组成部分,定位为“海丝”重要节点城市和先行示范区。
区位优势足
漳州拥有四通八达的高铁、高速公路、机场等立体交通网络,有优越的自然深水岸线,有5个港区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6个10万吨级以上码头,其中30万吨以上码头1个,港口吞吐量超过5500万吨。“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的海陆空国际化交通体系有力支撑了漳州的对外开放格局。
台侨资源多
漳州是台胞主要祖籍地,全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2300多万台胞中,近1000万人的祖籍为漳州。目前全市累计引进台资企业3232家、实际利用台资122.6亿美元,已有台塑集团、统一实业、长春化工、台聚、奇美、正新橡胶、台湾玻璃、灿坤集团、天仁集团、泰山食品、宏全食品等13家台湾百大企业在漳投资,全市利用台资规模位居全国地级市中前列。漳州也是福建著名侨乡,有海外侨胞153万人、港澳同胞10万人,分布于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产业基础好
近年来,我市坚持“大抓工业、抓大工业”,产业聚集明显,已经形成总产值超5000亿元的“三大三新”产业格局,即“大石化、大装备、大健康”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产业”。
营商环境优
漳州历来就有“亲商、为商、扶商”的良好社会氛围,漳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是全国先进集体和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漳州是福布斯发布最具商业价值中国百佳城市、中国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百强城市、全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和中国跨境电商综试区。拥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国家级高新区、1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和8个省级开发区。已成为潜力大、前景好的投资热土、创业宝地,蕴含着无限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