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清晨,漳州第三医院医疗废物暂存处,一排标有“医疗垃圾”图案的明黄色垃圾桶排列成行。
50多岁的老庄站在这排医疗废弃物旁,等待漳州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将他身旁的黄色垃圾袋装车运走。
老庄是这家医院的清洁工,他负责管理医院的医疗废物暂存处。每天,各个科室收集、包装后的医疗废物会运到他这里,进行称重、登记,再交由专门的医废处理公司转运走。“辛苦倒是不怕,医疗废物是高危污染源,我们需要特别注意消毒等环节,确保医疗废物的转运安全。”
医院医疗废物的处置有严格的安全管理流程。各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由医务人员分类放入专用的医疗废物容器,当容器达到3/4时就要由科室保洁员进行收集、打包,医疗废物袋用扎带封扎袋口并贴上医疗废物标识。“由科室专人每次与医疗废物运送人员进行交接,并详细记录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等项目,交接还需签名。”第三医院后勤保障部主管石炳森介绍说。
生活垃圾要分类,而在医疗废物处理领域,早早就普及了分类管理。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五类分别收集。
“像感染性废物是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简单来说,在医院里使用过的一次性帽子、口罩、手套,注射器、输血器、塑料试管等都属于感染性废物。此外,患者在院使用最多的棉签、棉球、纱布、敷料等也属于感染性废物。”胡坤育跟记者科普医疗废物分类。
医疗废物暂存处也有一套严格的管理体系:有醒目的警示标识及禁烟、禁饮食标识,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做到“五防”: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防渗漏和雨水,医疗废物暂存处有严密的封闭措施,进出口加锁由专人管理,医疗废物暂存间安装空调,避免高温细菌滋生。
每天,漳州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的转运车会来医院拉走一天积存的医疗废物。每当车来,老庄需把车上的空桶卸下来,再把暂存间内装满医废的周转桶搬上车,然后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的收集人员进行交接,如实填写“医疗废物转移联单”。医疗废物转交清空后,立即对暂存间、存放工具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这样,老庄的一次医疗废物转运工作才算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