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预期下,降准靴子落地。中国上次降准是在2021年12月,彼时降准力度为0.5个百分点,今年的首次降准则为0.25个百分点,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人民币,这将带来哪些影响?
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之际,中国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十分及时和必要,这也向外界明确信号,金融将继续为稳增长输送更多“弹药”。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流动性已处于合理充裕水平。此次降准的目的,一是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二是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支持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三是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65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直言,降准有多方面作用,例如,直接增加银行放贷能力,助力宽信用;通过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企业和居民贷款利率也会随之下行;政策信号意义,即除了推出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再贷款等定向支持政策外,总量型货币政策也在加码。
此次降准会如何影响股市、债市、楼市?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对股市来说,此前国务院金融稳定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释放稳预期稳市场信号,效果显著,资本市场已筑底企稳,此次降准将进一步增强市场信心,助力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对债市来说,降准将促进银行做好资产负债管理,增加利率债配置,预计国债收益率稳中有降,并带动企业债融资成本下降。
对房地产市场来说,在各地因城施策进行房地产调控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以及居民刚需、改善型按揭贷款需求将得到有效满足,这对当前化解部分房企流动性压力、提高居民购房意愿、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降准已来,降息还有多远?中信证券联席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除了降准外,改革和调整存款基准利率,可能是在当前海外货币政策趋紧环境下阻力较小的降息方式。
王青认为,部署降准并不意味着政策性降息的可能性被排除。考虑到当前房地产下行以及疫情多点散发态势,降息能够稳定楼市预期,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中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