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学富 文/图
2022年4月30日,香港苏富比春拍中国书画专场圆满收槌,张大千《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以3.7亿港元高价成交,刷新了张大千的拍卖纪录,也成为苏富比历来最高成交价的中国书画拍品,中国书画市场为之一振。
青绿山水是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为主色的山水画,始创于唐代,李思训在青绿之色以外,再施泥金,创金碧山水一派。北宋后期,青绿山水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并且融入文人情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就是青绿山水画的杰出代表,全长12米,气魄宏大,构图严谨,描绘了神州大地的锦绣山河,气象万千,表达了一个青年才俊的家国情怀。该画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堪称国宝,尤其是今年央视春晚以其为题材,创作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引来一片叫好之声,也使这幅名画走进了千家万户。现代画家张大千对传统的青绿山水画进行研究、传承、复兴并发扬光大,深入挖掘青绿山水的潜力,使之更接近时代审美的理想形态,自创了一种半抽象的墨彩交辉的泼墨重彩画法,其浓丽、新奇的特点,令人震撼,将青绿山水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1947年农历十二月,张大千寓居成都昭觉寺,创作《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为题。当时正值其传统工笔细致山水创作最盛时期,因而敢于挑战青绿山水楷模之作。
张大千《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设色绢本,立轴,纵133.6厘米,横72.8厘米。描绘了青绿江水、远山丘陵、江畔群鸥、荫下凉亭等景致。“仿”不是“临”,也非“摹”,而是取其笔意,仿其笔法,有自己的独特创造。王希孟原作为手卷,采取三远(高远、深远、平远)式散点透视法,群峰竞秀,逶迤连绵,苍苍莽莽,浩浩无涯。张大千则改为条幅,取一河两岸之平远视角,画境更显阔大旷远。江岸处,溪流蜿蜒曲折,数株古树参天挺立,虬枝盘曲,郁郁葱葱,树荫下点缀几丛红叶,筑有凉亭,朱椽赭柱,茅草覆顶,两位高士策杖徐行,徘徊交谈,一童子携琴紧随其后。左侧一岬角延伸江中,其上树木成林,一白袍雅士倒背双手,面向江面高士崖顶独立,骋目远眺,神情悠然,江水浩渺,波光万顷,水天一色,沙鸥回翔,孤帆远影,远方层峦叠翠,红桥飞架,房舍俨然,日暮雁归,红霞满天,诗情画意,跃然纸上。张大千采用精巧细笔,以没骨、青绿、金碧共冶一炉,复以细笔钩金覆盖画面近半,突破了王希孟的青绿山水,直追李思训父子的金碧山水。右上款识:“离离众树深,霭霭孤云碧;山色望难穷,江流浩无极。渔謌远渚昏,岛下平芜夕;惆怅涉风波,扁舟何处客。丁亥嘉平月,仿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希孟为道君皇帝亲授,神玅直到秋豪,传世仅此一卷,当与天球、河图同珍也。蜀郡张大千爰。”钤印:张爰、大千居士。款识前部分引用明代黄观诗《题江贯道长江图》,阐述画之意境,后部分论说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之珍贵。丁亥即1947年,嘉平月即农历十二月,交代此画创作的时间。
此画传承有序。1948年5月8日至11日,张大千在上海成都路中国画苑内举办“张大千近作展”,展出数十件作品,《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名列其中,并被列为“非卖品”,足见张大千对该作的珍惜与重视。此后,该作被上海名流孙志飞收藏,奉若拱璧,未有示人,一直由家族递传。1983年,张大千辞世,上海博物馆和中国美术馆先后举办“张大千遗作展览”和“张大千画展”,此画得以短暂借展示人。暌违四十载,今再度面世,完好如初,殊堪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