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0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6版:收藏

藏品上的龙舟竞渡图

清乾隆雕漆嵌掐丝珐琅龙舟竞渡图插屏

清乾隆紫檀百宝嵌框缂丝龙舟竞渡葫芦挂屏

清嘉庆胭脂紫地粉彩婴戏龙舟竞渡图瓶

⊙刘卫平 文/图

龙舟竞渡又称赛龙舟、划龙船、龙船赛会等,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具有浓郁的汉族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体育运动。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其目的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并由此而形成了饱含千年底蕴的龙舟文化。龙舟竞渡图,也成了各类藏品上喜闻乐见的装饰图案。今天,笔者通过几件藏品,与大家一起走进清代热烈而宏大的龙舟竞渡场景。

清乾隆紫檀百宝嵌框缂丝龙舟竞渡葫芦挂屏,高100厘米,造型优美独特,体作葫芦形制,以紫檀木作框镶嵌,屏顶作铜制如意兽面纹提手,紫檀边框又以百宝嵌装饰,作小型葫芦依藤叶串联,围于器表。所嵌宝物材质各异,色彩纷呈。葫芦屏心做缂丝工艺,其上表现龙舟竞赛题材,岸边群众驻足观看,人声鼎沸,湖面上旌旗飘扬,各路龙舟既已出发,船上数人齐心协力,向前冲刺,旁边尚有小船渔夫同行助威,呈现一派热闹景象。整幅画面色泽清淡秀雅,宛若纸本设色,工笔细致,图中人物场景描绘精确,构图繁密热闹,极为精彩。挂屏造型精巧别致,缂丝工艺精湛细谨,整幅画面均以缂丝工艺完成,未加点染,人物神情精妙,具有典型清代早期风格,实为个中上品,宫廷气息浓郁。

清乾隆雕漆嵌掐丝珐琅龙舟竞渡图插屏,长127厘米,宽89.5厘米,屏心为长方形,边框木质漆金,内部顶端以蓝色漆表示天空,下部以红漆作群山,山峦之中点缀参天松柏,并有楼阁闪现其间。群山之下雕饰汹涌澎湃之江水,水面之上镶嵌掐丝珐琅片装饰龙舟竞渡场面。龙舟龙首挺立,彩旗招展,每条船上各有多名桨手正奋力划行,其中一人于船尾掌舵。江边岸上另以掐丝珐琅装饰一座巍峨耸立的高楼,楼阁之上,几位高士手持羽扇,远望江中龙舟,神情优哉。整个画面纹饰布局合理,画意生动形象,将龙舟竞渡之紧张与高士神态之悠然融于一件作品之上,并且均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不得不使人赞叹设计者的奇思妙想。屏背面刀刻填漆书乾隆皇帝御制《观竞渡》诗。落款“臣福隆安敬书”。底座为红木制成,牙条及牙板等处分饰螭龙拐子纹。插屏体量巨大,气势宏伟,颇具震撼力,屏心雕饰生动,掐丝珐琅饰件精巧细致,色彩鲜艳。制作者将雕漆与掐丝珐琅两种中国著名手工艺结合使用,不仅仅塑造了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同时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千古智慧。

清嘉庆胭脂紫地粉彩婴戏龙舟竞渡图瓶,高33厘米,撇口,束颈,敞腹,圈足。瓶型简洁流畅,古雅端庄。口沿,肩部以及圈足处以金彩为边饰,颈部以胭脂紫地为地色,粉彩绘蝙蝠,万字锦和缠枝莲纹,寓福连万代之意。瓶肩以黄彩和蓝料彩绘如意云头纹为边饰,下边以胭脂紫地粉彩绘缠枝莲和荷花纹为饰,突破了上下边饰相同对称的传统,较为新颖别致。瓶身以白釉为地色,通景绘婴戏龙舟竞渡图,远处青山叠嶂层峦,近水波浪不惊。间以苍松古柏,殿宇楼阁,小桥栏杆。主题纹饰绘两组童子龙舟竞渡图,龙舟头尾各站立一童子,一指挥,一鸣锣,众多童子于龙舟内奋力划桨。亭台楼阁内及岸边的童子呐喊助威,一派欢快激烈的龙舟竞渡景象。底落“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矾红款。此瓶不但器形新颖别致,而且图案布局疏密得当,装饰手法因应图案色彩不同而加以变化,增强了主题纹饰的表现性,为嘉庆时期粉彩瓷器不可多得的创新之作,极为难得。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