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8 < 上一版 返回首页
第12版:九龙江

山重水复到华安

▱许燕妮

在华安,最早的交通工具是船。

北溪山势险峻、水流湍急,借风势出行是人们由来已久的智慧。“初二日,下华封舟,行数里,山势复合,重滩叠流……”1628年徐霞客乘舟而行游历华安。已经存在百年的新圩古渡口也见证了一段历史,小小的渡口曾是闽西南通往泉州、厦门的交通要塞,项南、汤晓丹等诸多名人也都曾从这里起航,还有那些来来往往的物流和贸易,都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风华历史。

这些事情,我是从一些旧资料和老一辈人的转述里知晓的。我曾在古渡坐船,但那却是闲来游玩,不为日常出行。打我记事起,华安人出行便大多以陆路、铁路为主,我对华安“路”这个字的记忆大多与此有关。

我的祖母住在漳州城里,每年回城省亲两次是我和父亲的“必修课”,为啥不带上母亲,因为车票对于拮据的家庭来说还是太贵,除非确有必要,否则母亲一般不会与我们同行。带上小个头的我倒是不用花费思绪考量,因为既不占座也不费钱。

虽不费钱,但父亲还是需要仔细准备一番——除却要带回老家的东西,必然还会捎上一个装满瓜子、地瓜干的零食小袋,这是特地为我准备的,只为了让我不至于在车上烦他。到城里的车每日只有两趟,父亲一般会选择早班那趟,带着我早早等在路边。乡村客运的车子每回都像喘着粗气的老马一样“嘎吱”一声停在我们附近,或前或后,几乎没有正好停在跟前的,然后会“嘭”的一声突然打开车门,总是要把我吓一跳,来不及拍胸口,赶紧跳上车,生怕再等下去,会忍不住睡着。

车子几乎每次都是挤的。所谓礼多人不怪,到城里除却出差办事的,大多便是走亲访友的,一定会随身带些土特产,用现在的话说便是“伴手礼”。华安物产丰富,溪鱼、鲜果、草药、竹笋……各种河鲜山珍应有尽有,如果是中秋前后,那必得捎上一麻袋坪山柚才算应景,所以车里的行李向来要比人多,且无比占地,进入车厢便像下跳棋一般,左跳一小步,右跨一大步,曲曲折折好几拐才能得以挪到车尾座。

车行山路,一路颠簸摇晃,摇得人头晕眼花,身体开始产生诸多不适。父亲预先准备的零食小袋便会在此时上场。啃瓜子、剥花生、吃奶糖,舌尖上的满足显然也带来了胃部的欢愉,四五个小时的车程也就不再那么难熬了。但这招却不是对每人都灵,从上车一直晕晕吐吐到下车的人绝不在少数。

我家阿姨便是其中之一,我亲眼见她坐车前做足三个步骤:吃晕车药、贴姜片外加求神。措施虽然看起来很完善,但也经常失效,下车之后仍然有如生了一场大病,可见华安山路的厉害。

坐火车其实也是华安人出行的“主流”。我们还没搬到县城的时候,坐个火车也不是一件易事,不是摸黑赶早,就是夜半到家,记忆最深刻的是一次冬天凌晨四点坐火车回到华安,却因为时间太早没有公车回到乡下,我和父亲只好在坝头小公园的凉亭中枯坐到清晨,北风刮得我一回家就感冒发烧起来。

许多年前的华安,不仅仅是坐车难,就连走路也是难的。

小时候,每逢春节穿上新衣新鞋,正臭美的时候,若是父亲喊一句“去舅公家给外曾祖母拜年”,我那涨了一尺高的兴致便会被瞬间浇灭,不为别的,只因为到舅公家的路实在是太难走了。

那是一条只能用步行才能到达目的地的“土路”,狭窄细长,陡峭难行,路面覆着一层厚厚的黄土,如若运气不好,遇上下雨天,这条泥泞小路便着实让人发愁。父亲只能卷起裤管,脱下鞋袜,将我扛在肩头,像淌河水似地小心翼翼地挪着步子,等到了舅公家父亲已是气喘吁吁,脚上糊满烂泥,狼狈得早没了来做客的样子,倒像是刚从田间地头回来一般。

5年前舅公家盖了新屋,嘱咐我们去做客,我突然发现那条令人记忆深刻的泥泞小路早已不见踪迹,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宽敞的水泥大道,舅公家也不再是独门小户,而是和村里人一起建起了一排排崭新的新房,规划有序,相邻而居,每户门前或是种菜或是养花,“大黄”悠悠然在门前趴下,见了来人不吠也不恼,怡人的景况让人当下便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致。村里还有一片开阔的空地用来当停车场,全然没有城市里停车难的忧愁,新农村的变化让人不禁感慨。

嫁出华安已经三十多年的阿姨今年春节又回来了,带着女儿、女婿、小外孙,开着自家的小车不一会儿就到了家门口,她笑着说走高速真快,还没来得及晕车,居然就到家了,还真有点不习惯呢!这样的路,她可以大着胆子多回来几趟了。

道路的变迁映衬着华安这座小城的日新月异,在华安的众多变化中,交通的便利无疑是最让百姓觉得欣喜的,它让越来越多的华安人走出家乡,远行逐梦,也把华安的魅力一点一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景色秀丽的“千古之谜”仙字潭、大气雄壮的“土楼之王”二宜楼,古朴神秘的“闽南西藏”和春村、茶香四溢的“魅力畲乡”官畲村……无数的历史沉淀、自然美景和人文韵味构成了今日华安这片生生不息、充满希望的土地。城市与乡村的距离越来越短,每年奔着坪水火把节、土楼三月三、和春邹应龙文化节等民俗活动来到这里的客人越来越多,人们再也不会因为路途绵长而放弃了解华安。

乘坐高铁出行是时下最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在不久的将来,华安也将迎来“高铁时代”,到那时,华安必将焕发别样生机与活力,走向属于自己的更加宽广的“康庄大道”。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