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4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5版:书画

风骨烂漫 纵逸潇洒

——沈起津及其书法艺术

草书中堂 沈起津

双屏泰山庙记碑刻 沈起津

☉沈耀明 文/供图

沈起津(1601-?),字承筏,号生鹤。诏安三都人,明代进士沈鈇的第四子。起津天赋聪颖、勤奋好学,明天启乙丑(1625年)中进士,“历任无为州、广平、襄阳等郡、终池州司理”。

沈起津博学多才,不仅潜心经、史,致力著作,且擅长书画,尤精书法,真、草、隶、篆无所不能,名录《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诏安县志》称其“书画入神品,至今得其寸珍尺璧,犹先民典型也。”

他的存世书法作品大致可分为:纸本、石刻、题匾。绘画作品已散失殆尽,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

传世书法,主要有:《草书中堂》(抱一轩藏),纸本,轴,高136厘米,宽62厘米。该作内容为:“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书作笔丰墨沉,调以宿墨虚实相生,枯润相映,奇逸洒脱,豪迈酣畅,狂书醉墨,显大草气势。诏邑民间秘藏珍品有《纂握裡摩耳》草书长卷,纵702厘米,横32厘米。全卷130多字。综观全卷,落笔浑成,疾如风雨,矫如龙蛇,风骨烂漫,纵逸潇洒,奇崛磊落,神采飞扬。书风融会王铎、傅山、张瑞图、黄道周诸家风格,参与己意,遂臻妙境,自具面目。

存世石刻在诏安境内主要有:“陪朱祇园游九侯”诗题刻、“松涧”诗题刻、鲤鱼石“省元公隐侯山赋”(摘录)题刻、泰山庙碑记等。在诏安境外的有“星石铭”石刻(见刊《漳州摩崖石刻》)。该石刻高145厘米,宽85厘米。篆文阴刻,笔法出自秦篆,运笔婉畅灵动。全刻58字,铭文为:“圜如规,平如砥,映而照鉴之莹,静而峙艮之止,历百千万劫而不知其纪。噫磋乎,其星斗之降而化气而结,紫薇氏之所苞孕乎哉?丹诏生鹤沈起津题。”观其作笔法精熟,心手相忘,方圜不期,自中规矩。《宣和书谱》云:“所谓篆法,不可骤为,须平居时先能,约束用笔轻重,及熟于画方运圜,始可下笔。”闻名远近的《双屏泰山庙记》碑刻,位于诏安县桥东镇东沈村双屏山麓的碧霞元君庙(俗称泰山妈庙),该碑高315厘米,宽148厘米。据《诏安县志》载述:“明崇祯八年(1635年)建庙兹地,旧有沈起津碑记。”碑文楷书,结体严谨、笔力遒劲、气势恢宏、沉雄大方,深得唐颜真卿之笔意。苏轼云“学书当学颜(真卿)”,欧阳修云:“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不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唐以后大多数名家,从颜真卿变法成功中汲取经验。读此碑,不仅可领略沈起津的妙笔文采,也可感受沈起津的精湛书风。该碑驰誉远近,被誉为“闽南碑林之瑰宝”。

此外,他的题匾书迹主要有:“紫竹藏真”“灵祐侯”“小西天”“岐飨堂”等。沈起津兼善诗文,见载《诏安县志》主要有:《双屏泰山庙记》《省元公隐侯山赋》《良峰》《泰山行宫》《九侯山》等。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