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晚,在龙海港尾镇梅市村村部大院里,人们不约而同地聚集在此。随着夜幕降临,16毫米胶片电影回顾展映进农村活动正式启动。
尘封的老幻灯机再次运转起来,一张张幻灯片在银幕上重现李林烈士的英雄事迹。幻灯片伴着上世纪90年代录制的解说词,仿佛时光流转,倒回昔日,让观众们沉浸在“光影世界”中。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为此,原龙海电影公司经理陈水才发起并策划组织这样一场展映活动,通过三种老电影机型重现1991年全省农村电影幻灯调映获“特等奖”的纪念李林殉国五十周年《侨女英魂》幻灯节目,以及《地道战》《地雷战》等经典黑白影片,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大家共同了解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也再次展现幕后老电影放映人的情怀。
时间回到三十多年前。1990年,彼时的龙海县电影公司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开展纪念本地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殉国五十周年宣传活动。陈水才作为文字编辑、导演,参与制作了“三镜头动感彩色幻灯节目”《侨女英魂——纪念李林烈士殉国五十周年》,作为电影映前宣传片在各乡村播放。1991年,该幻灯节目参加福建省电影发行公司“全省农村电影幻灯调映”比赛,荣获特等奖和“映前宣传”一等奖。节目获奖后,被市文化局推荐到多地播放,收到热烈反响。
陈水才介绍,当年该节目创作历时近三个月,创作期间还前往集美学村等地调研,并结合李林的生平事迹,将其编辑成带有故事性的幻灯节目。播放采用双镜头幻灯机,在现场可以灵活制作一些特效,比如幻灯中炮弹从山头爆炸升起的浓烟、机关枪口吐着闪闪的火舌、暴风骤雨,还有电闪雷鸣等,播放效果大大增加。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部分师生当天也来到了现场参与活动。领队老师林筠介绍,在知道这个活动后,学校就主动参与进来,并将活动作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课题研究项目内容之一,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爱国教育,增加对当年农村电影放映重要性和历史价值的认识。
当天受邀参加的还有辖区的一些老电影放映人,村民江章福就是其中之一。站在放映机旁,轴承转动的声音他早已熟稔于心。作为一名农村电影放映人,三十多年前他也曾跋山涉水、披星戴月,把一场场电影送到各个村庄,丰富村民的精神家园。在他看来,时代变了,电视、手机都能看电影,国内外大片也能看,露天黑白电影早已不受青睐,但举办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它已超越了电影本身,能唤起人们的情怀,让观众在身临其境中追忆时代变迁的滚滚浪潮。”
☉本报记者 朱祥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