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6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5版:聚焦

梦碎南洋

因余前往之店,生理失败收盘,失业近一月…… 向亦无地方可睡,食亦难。

提起海外华侨,多是衣锦还乡,造福乡里,羡煞旁人的“成功人士”形象。

而多少怀揣梦想闯荡南洋的华侨,却是漂泊多年,几度挣扎,不知所终。一封封泛黄的侨批,令人感念谋生之维艰,感触华侨之血泪。

1930年,林其章先生将一封盖有菲律宾马尼拉邮局邮戳,“外付大洋壹佰元”“家兄林芳香收入”的侨批寄往了厦门禾山田里社。这封附带巨款,看似光鲜亮丽的侨批,内里却是窘迫与困顿。

“吕氏贤妻妆次:前获来书,谓有物质在当铺,须速寄洋百元以便往赎而免被消。是时无处告贷,故未能为寄也!兹向妹丈尽力求借,始蒙应允,逢便寄上大洋一百元,至希查收,至即往赎该物为荷。现时愚欠妹丈之款至六七百元之多,望此后用费,切宜搏节,能省即省。”

照信中所述,家中“吕氏贤妻”经济困难,将某贵重物品抵押在当铺,向远在海外丈夫林其章求助。林其章得知后“是时无处告贷”,只好“兹向妹丈尽力求借”,并希望家中妻子“能省即省”,想必林其章在海外的生活也十分窘困拮据。

身处吉隆坡的杨元迪也愁苦地向妻子写来一信:“因余前往之店,生理失败收盘,失业近一月……向亦无地方可睡,食亦难。”失业后的杨元迪艰难度日,信中满满辛酸和苦痛。即便如此,杨元迪依然无比牵挂家中的妻子,哪怕已经食不果腹,也要勒紧裤腰带接济家庭,“家信此去不能如从前接续而寄,祈为原谅……兹付去港币柒拾元正”。

1941年,林尧安从古达描岛寄出的侨批已经不能正常通过被日军占领的厦门,只能经由鼓浪屿以“交通船”运到石码再行分发,信中写道:“现在世界战争,不能安静,对于太平洋的波浪日日渐起……在去年结账,父亲共欠店内菲币五百元左右,又是去年生理不良,到年的花、行都无。但父亲无想欠了一匹的钱,不知几年还完。”

此时距日军偷袭珍珠港还有数月,但林尧安已感“太平洋的波浪日日渐起”。还不完的债,日渐逼近的战火,不知这对父子是否能挺过这场浩劫。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